紫阳富硒茶

紫阳富硒茶,中国陕西省南部紫阳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区位于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雨适中,气候宜茶。境内产销茶叶历史悠久,且天然富硒区,所产茶叶硒元素含量高,具有特种保健功效。


历史渊源
紫阳县所在的安康市产茶历史悠久,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茶祖神农氏在陕西形成了最早的饮茶习俗,开创了陕西5000年“茗饮之风”,陕西更是开启了“茶马互市”的先河,将“茗饮之事”推广至大江南北,形成了举国饮茶之风,陕西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源头,它的发展史基本上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而作为陕西茶树最佳生长区和茶叶主产区的安康更是中国最早栽培茶树、最早生产贡茶的地方,一直处于茶树原产地与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间地带。
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台雉,黄涧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其中香茗即指茶叶。这说明包括今紫阳茶区在内的巴国,茶叶的栽培已十分普遍。
佛教的传入,对茶叶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古文献载,东汉中期佛教已传入紫阳。由于僧侣们讲究坐禅戒酒,就在寺院旁开辟茶园,以供饮茶之需。在民间,专为进贡而兴植的茶园也陆续出现。
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大批流民涌入大巴山区,促进了山区的开发和茶叶的发展。此后数百年间,汉水流域一直比较安定——这是唐代金州成为当时有名的富庶之区的重要原因。金州境内的“西城、安康二县山谷”(即今紫阳、安康、岚皋一带),成为唐山南茶区的一部分,陆羽《茶经》有载。朝廷还将茶叶列为仅次于金的第二位贡品。《新唐书》载:“金州……土贡麸金、茶牙、椒、干漆、椒实、白胶香、麝香、杜仲、雷丸、枳壳、黄檗。”
产地环境
紫阳县所在的安康茶区生态优良,全市境内气候湿润温和,空气清新,山水相依,景色秀丽。由于北有秦岭、凤凰山双重屏障,西北高,东南低,冬季能阻挡西北寒流入侵,夏季又可充分接纳东南暧湿气流,从而形成冬无严寒、夏季湿润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2.1-15.7℃,年平均降水700-1100毫米,加之区内宜茶土壤绝大部分为黄棕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生长季节水热资源充沛,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被公认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中最适合人类生活和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
全市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有的县高达80%以上,有各类自然文化景观80多处,森林公园11个,4A级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1个,3A级两个。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41条,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汉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级以上,是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全市境内有各类野生植物4612种、野生动物430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大鲵以及有“东方宝石”之称的世界珍禽朱鹮在这里与人和茶树和谐相伴。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产品,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氧吧的美誉。全年Ⅱ级以上天气达到363天。秀丽的秦巴汉水,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成为安康茶叶生产、流通、科研、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全国有71%的县缺硒,而紫阳是富硒地区,微量元素硒被茶树吸收转变为有机硒蛋白。台湾大学刘荣标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福建泉州产的乌龙茶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其原因是含有较丰富的硒。而紫阳茶含硒量比乌龙茶更为丰富,因此有人把茶叶称为“原子时代的饮料”,而把紫阳茶称为“延年益寿的良药”也并非是无根据的。早在清代即有人发现紫阳茶的药用价值:“茶性最寒,能疗疾,醒酒消食,清心明目。”(《紫阳县乡土志》)这一发现已为当代科学研究所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