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枞茶

凤凰单枞茶是青茶品种之一, 归于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 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凤凰单枞有9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源远流长, 声誉远播。凤凰单枞茶主产地潮州是我国三大乌龙茶产区之一。凤凰单枞茶主产区潮州凤凰山区坐落于广东省潮州城区北面约 40 km 处的凤凰镇,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种植区主要处于海拔800—1500 m之间。


栽培简史
潮安县凤凰镇是广东省乌龙茶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二十五史《宋史.纪》载:南宋景炎二年(1278),宋帝昺南逃到潮州。民间盛传宋帝路经凤凰乌岽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加以烹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传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起初人们将成熟的茶果取回,种植于房前屋后,以后逐渐种到山上,种植方式没有一定的株行距,都是满天星单株种植,亩植几十株,或与林木混种。茶园不加管理,不施肥、不喷药、不修剪,任其自然生长,茶树高度普遍在三、四米以上,有的高达七、八米,采茶时需登高凳或爬到树上采摘。
茶区介绍
茶区气候
凤凰茶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素有“冬春不严寒,夏暑无酷热”之称。具有山高日照短,云雾雨量多,冬寒来得早,春冷去也迟,盛夏无酷暑的天气特点。全年气候干湿分明,干季,由10月到翌年1月,各月雨量均少于100毫米,空气湿度小,晴天多,日照充足;雨季,由2月到9月,各月雨量均大于150毫米,雨量多,春雾重,湿度大,雨量占全年91.25%,全年平均干燥度为0.52。
据潮州市气象局于1979年—1986年对凤凰镇海拔460米高度的实测资料统计,历年平均气温为19.3℃,比平原偏低0.9℃;最高气温35. 6℃,最低气温零下2.4℃;霜期极少,平均年约3—5次,每次2—4天;偶有冰冻。
1960年 “大寒”前后和1999年“冬至”后(12月23日—26日)出现历史罕见冰冻,极端最低气温零下5℃,乌岽山上海拔1325米处,面积为76亩的天然大湖泊——天池,池面结冰,池沿冰厚尺余,人可行走,没有冰冻过。历年平均积温为7061.6℃,比平原偏少705.6℃。历年平均雨量为2161.1毫米,比平原偏多 382.8毫米。
凤凰茶区地貌复杂,海拔高低悬殊,由于受地形和空气湿绝热上升递减率(0.6℃/100M)的影响,造成区间气候差异大。如海拔高至1497.8米的凤髻山与低至360多米的福南洋,两地温差6—8℃。
盛产名茶著称的乌岽山,更有“山高高,雾蒙蒙,天无三日晴,地无百步坪”之称,昼夜温差8—10度,茶农终年都要盖棉被。尤其是春季,云雾多,日照短,每座山头,云雾缭绕,时阴时晴,微域天气变化异常,当地有“十里不同天”之谚。
如阳春三月采摘春茶期间,经常出现“大坪(海拔约800米)好晒茶(鲜叶),乌岽(海拔约 1000米以上)天不 晴”之谣。乌岽茶区每年2—4月(春茶期)阴天日数占76%,少云至多云天气占24%,其余各期阴天日数,均比平原偏多3—5天。
2—4月平均日照仅有158.3小时,占全期可照时数的14.6%,其余各月日照均比平原偏少50—60小时。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表明乌岽山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自然气候,非常适合茶树喜温、好湿、耐阴的生物学特性,是构成“高山浓雾产名茶”的条件之一。
茶区地壤
凤凰镇四面高山环抱,峰峦重叠,河谷幽深,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分别为粤东之最的凤鸟髻山(海拔1497.8米)、盛产名茶的乌岽山 (海拔1391米)、畲族发祥地的大质山(古称待诏山、百花山、海拔1143.9米)、鸡神山(海拔1181米)、鸡公髻(海拔1409米)、笔架山(海拔1135米)、万峰山(海拔1316米)、狮子头岽(海拔 1161.4米)。
茶树是凤凰山最主要的经济林。植茶土壤按80年代初潮州市土壤普查初步分析,自高海拔至低海拔,可分为黄壤、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四大类,自然土壤母质主要是花岗岩风化而成。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分别为:八仙单枞是异丁酸芳樟酯、脱氢芳樟醇、吲哚、5-正丁基-δ-戊内酯;桂花香是芳樟醇、吲哚、5-正丁基-δ-戊内酯、3,7-二甲基-1-溴-2,6-辛二烯;肉桂香单枞是芳樟醇、脱氢芳樟醇、吲哚、丁位辛内酯、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2-呋喃甲醇;贡香是芳樟醇、脱氢芳樟醇、吲哚、正丁基-δ-戊内酯;柚花香单枞是芳樟醇、顺-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2-呋喃甲醇、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2H-呋喃-3-醇、对二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