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边说茶

下雨天的午后,孩子睡得比较熟,我小憩一会就醒过来了。白居易道:“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我习惯睡醒后坐在茶盘前,斟一碗茶,静享午后的宁静。
我从小在茶叶堆里长大。上小学时,周末或者寒暑假遇到茶季,就被妈妈拉去拣茶梗。拣茶梗时,先拿一个篮筐,把簸箕放在上面,簸箕里面铺上一张透明塑料膜,再用扣斗盛一斗茶叶上去,然后两个人相对着坐下来,篮筐的一边放茶梗,另一边放净茶。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妇女和小孩居多。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不知谁提议去我家后院的果林里拣茶梗,边上的李子树果实成熟了,我摘到了一个超级甜的红心李,那味道至今难忘。
孩子们坐不住,总爱出去玩,特别是夏天会遇到蚊虫叮咬,就更加烦躁了。为了让孩子们定下心来,大人们让孩子们将拣的茶梗装一袋,凭劳动赚到的钱归孩子们自己所有,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就高了一些。
到傍晚吃晚饭散去的时候,每个人都去称一下一天挑的茶梗的重量,大人们还根据茶梗的重量来评定这一天的表现:谁比较坐得住、谁比较专注、谁把茶梗挑得最干净……那个得第一的孩子总会受到大人们的夸赞,也会成为家长们督促自家孩子的榜样。孩子们都是有空的时候才来挑茶梗,所以时间不一致,为此会在一个季度茶梗挑完后再看哪个孩子的茶梗重,那个孩子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当时拣一斤茶梗给七八块工钱,孩子们拿了钱之后各有安排,有的会用自己赚的零花钱买自己爱吃的零食,有的会用来买本子、铅笔,有的会被大人们部分“没收”起来。
家里的茶盖碗里一天到晚都有茶叶,渴了的话,就往盖碗里添些开水,食指扣在盖子上,大拇指和中指夹住盖碗边缘,向上一抬,再稍微倾斜,没有过滤,茶汤就被倒在茶杯里,一盖碗可以倒三小杯,直接一口气把三杯都喝光了。如果还不解渴,就继续加水。茶忙季节上山采茶前,妈妈会提前烧一壶开水,等到要出门的时候再往茶壶里扔些许茶叶,然后把整壶茶水带去山上,渴了就倒到碗里喝,调皮的孩子,张开嘴巴对着壶嘴直接倒入嘴里,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太随性了。


安溪内山里种植在高山上的茶,光照充足,采摘制作而成的茶叶品质要好很多。爸妈根据时节,适时地除草、裁剪枝叶、施肥、喷洒农药。那些风雨天里,他们穿着蓑衣去撒肥料;多少个电闪雷鸣天里,我和妈妈在茶山上依偎着躲在塑料膜下回不了家;多少回姐姐采茶叶时割破了手指;多少回妈妈由于晚上多次起来摇茶青而困得躺在地上直接睡着了……
制茶人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每到一户人家家里,大家都会烧水泡茶。小时候家里挂着的一幅展现冲泡铁观音步骤的字画,成了我的茶艺启蒙。爸爸做起了茶叶批发商,边制茶边研究茶叶,耳濡目染中我也渐渐地对茶叶产生了兴趣,有事没事总爱泡一壶茶,把盖子在盖碗上旋转几下,然后翻过盖来闻一闻茶气,抿一两口茶汤,这种感觉有点像老中医把把脉就能知道一个人的病情似的。
如今茶文化交流广泛,“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古今中外对茶叶的研论颇为丰富,我们不妨泡上一壶茶,细细品味……